救火英雄
As The Light Goes Out
【救火英雄】的「塵爆」淹沒了【風暴】!
最高境界,手中有菸,心中無煙
臺灣從小學開始,就會宣導火災的逃生須知,清楚的說明了,火災傷亡的患者,並不是被燒死的,而是被濃煙給嗆死或是進入昏迷狀態,才會命喪火窟。臺灣的消防員,比警察更像是人民的保母,在新規定實施前,阿貓阿狗都要叫消防員來救,為了不濫用資源,這項服務才宣告終止。( 事實上本來就不是消防員的義務 )
每個消防員都被黑煙所壟罩,在黑暗面前,只能自己面對,心裡面想什麼,就會看見什麼,只要你相信會有陽光射入,那就還存在著希望。若培總 ( 任達華 ) 是森 ( 謝霆鋒 ) 的導師,那海洋 ( 胡軍 ) 就是潮 ( 余文樂 ) 的導師,在煙幕中照亮他們,使他們不致迷失,只不過海洋的角色實在過於完美,不如在他【風暴】中的角色討喜。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
不只是消防員,每個人都有另一面,都有不能說的祕密。孔子說過:「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人是不受教的,我們總認為自己能夠做的比較好,所以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批評在位者的缺失,誇獎只會用於奉承。譚耀文飾演的電力公司高層萬華標,又是個討人厭的角色,直到他說了一句話:「上面有壓力,你要我怎麼做啊?」只要不是自己的壓力,總會下意識的忽略它的存在。
還是一句老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個位置都有各自的壓力,也許你無法認同,卻也沒法改變,想要做自己不是那麼簡單的,就算是命懸一線的時候,也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犧牲自己。發電廠的大火中培總與森在危急的時刻,做出最艱難的決定;但萬華標卻也危急的時刻,選擇最簡單的決定,不過在死前遞出卡片的模樣,又變得不是那麼可惡了,保命也好,救人也罷,沒有甚麼是絕對的。
反映社會
從先前任達華首次執導的【鬼夜】,到金馬影展的【末日派對】,到郭子健的【救火英雄】都不斷強調電影主要再反映香港社會現況,在他們之前許冠文早在做這件事了,並非香港沒進步,而是每個年代,都有當時的苦。最大的差別,是電影的格局改變了,不再只是放大小人物,雖然不及日本電影小題大作,但從【寒戰】開始,早把臺灣電影拋在腦後了,97 前後是香港的一大分水嶺,雖然多了些違和感,但資金的挹注是無法忽視的益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