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福療程
The Session
電影的一開始就是以實際的新聞片段直接告訴觀眾這是改編自真實故事。(會動的病床實在太吸睛了!我一直的印象還停留在可以操縱的輪椅,剛好電影中也有出現。)對於一個終年只能躺在病床上的人來說,很多我們常人認為稀鬆平常的事情對他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天方夜譚,譬如食衣住行的種種,他都無法靠自己來完成必須仰賴他人從旁協助。
馬克歐布萊恩一開始內心的OS讓我想到一本小說『男人都是智障』,(差異就在於他的OS只是單純的抱怨並沒有參雜任何「性」思想。)巧的是隨著電影的播放,來到了電影的主軸,也就是前方缺少的「性」,在這裡顯示出不管年紀大小,男性絕大多數的性知識都仰賴書本,(而現在則是網路,假如把網路當成一本無紙書的話,那其實我們依然仰賴著經過包裝的非事實。)
五光十色的演藝圈,女性通常快速竄起不外乎裸露、八卦。但是已是影后等級的海倫杭特(Helen Hunt)竟然為了這部戲犧牲全裸上陣!就連男主角約翰霍克斯(John Hawkes)都還死守第三點。兩人的關係建立於治療與被治療,性治療師這個職業很容易被曲解,(由一開始雙方第一次見面的場面可看出來,就是開放的美國依然有著偏見與誤解。)偉大的不單是治療師本人,他的家人更需要完全的理解與支持。也因為初嘗禁果的男主角也發生我們熟知的移情作用,當情詩被治療師的丈夫發現以後,自然產生的忌妒的心理,儘管他了解妻子的職業與職責,但那都僅止於工作,一旦動了真情那就不是說工作就可以矇混過關的,可以看出來再開放的美國肉體的外遇與精神的出軌就建立在可不可原諒的兩邊。
其中一次的課程中,換男主角丟球給治療師,要她說說她的家庭,他的老公自認為是哲學家,平常就是玩玩吉他。看到這邊其實對於我們的社會有所感嘆,我們的社會一直不斷提倡兩性平等,卻僅止於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不管在家庭還是職場,但可笑的是,這個平衡卻絲毫跟男性沒有瓜葛,普羅大眾以前怎樣看待男性,現在依然沒變,男方要是經濟支柱、一家之主,假如電影中的這對夫妻般來台灣,不只男的被罵,連女的也被罵。刻板印象,始終深植於台灣人的腦中。
最讓人覺得有趣的橋段就是約翰霍克與威廉梅西(William H. Macy)身為神職人員的神父與身為朋友的雙重角色在教堂中的對話,每當禮拜結束,兩人就在耶穌的下方高談性事,一點也沒有遮掩音量的意思,後方零星的民眾更凸顯笑果。還有華裔旅館櫃台人員與華裔看護兩人間的對話,一方的保有亞洲人保守觀念與另一方較為開放的觀念,兩人間的對話很有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